相信很多学车困难户都有这样的苦恼,为啥一点点的差错,就能被判定为不合格呢?进而发问:考驾照的车到底是怎么精确定位的?据说,驾考车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厘米以内,其实不光是精确定位,还有精准定向,那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呢?总的来说,驾考车辆要实现精准定位定向主要包括三个层面:1)高精度地图 首先,驾校需要对场地的每一个车道、每一条线路、每一个路口都进行数据采集,生成一套高精度地图放入车载系统中。在汽车移动过程中通过实时动态定位(RTK)、惯性导航系统(INS)、航位推算(DR)、地图匹配(MM)、红外线传感器等技术得到的位置、航向、姿态等与地图信息进行匹配,来判定车辆是否正常行驶,是否压线等。Ps,前段时间,千寻位置在海积驾校拍摄的“老司机蒙眼开车”的视频,其实就离不开车载系统中的高精度地图,完全听导航就能完美倒车入库,要是地图本身就不准,那就想都别想了。
2)性能可靠终端 一方面,需要在考场范围内空旷处架设一个静态基准站,驾考车上的定位解算程序一边获取本车上GNSS接收机的观测数据,一边通过电台或者网络同时接收基准站的差分观测数据,从而实现实时RTK解算得到高精绝对位置。不过,千寻位置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“全国一张网”出现后,驾考场不需要自己建设和维护基准站了,可以直接使用千寻位置的服务达到同样的RTK解算目的。另一方面,一般驾考车上会配备双天线、双接收机用于车辆定向,可以获得车辆的航向角和俯仰角,通过该信息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偏离行驶路线,结合GNSS接收机获得的高精位置还可以判断车辆是否压线等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科目二一般会在车上安装双天线,而科目三只需要单天线。这样做跟各科目的考核内容有关,科目二侧方停车、倒车入库、S弯、直角弯需要精确知道车辆的航向,所以在定位的同时还需要双天线来定向,而科目三大路内容就只需要知道车辆位置就行了,单天线即可满足需求。3)高精度纠偏改正这里,就要解释下,以上提到过的INS、DR、红外线传感器等技术了。INS:它主要由加速度计,陀螺仪等传感器构成。提供汽车的速度、加速度、航向、姿态等信息。具体每个考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,总会碰到有隧道、高架、树荫等GNSS信号被干扰的地方,这个时候惯性导航系统就能来救场了,它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不依靠GNSS来获得车辆的姿态和位置等信息,就是在GNSS良好的情况下也能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。DR:航位推算是根据汽车轴距、轮胎直径、里程信息、陀螺仪提供的角度信息等一系列参数推算汽车的位移情况等。但是它很难感知高度上的变化,在上下坡的时候表现不太理想。红外线传感器:通过以上技术获得的信息仍然会发生误判情况,比如科目二倒车入库,科目三靠边停车的时候都需要车辆与道路标线保持一定距离,这个时候最可靠的就是通过光学仪器直接确定是否压线。考驾照时对车辆的位置,速度和行驶状态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,以上技术都不是单一提供定位支持的,它们相互之间协同融合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。